10 

 11

效督察、目标考核、绩效审计、效能监察、预算绩效审查和监督连接成整体。在对象

覆盖全面的基础上,逐渐提高绩效评价的覆盖率,进而提高绩效管理的覆盖率,实现

重大战略与重大政策绩效管理全覆盖以及部门绩效管理全覆盖。

第三,扩大参与主体,形成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新格局。全面实施绩效管理,应注

重完善行政系统内部主体与行政系统外部主体的协同机制,扩大主体参与渠道。保证

党委政府绩效督察、预算部门自我管理、财政部门监督管理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、人

民群众评议政府、国家审计机关绩效审计、国家监察机关效能监察等多元主体和多种

形式的协同与衔接,形成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新格局。

第四,以预算过程为纽带,完善绩效管理机制。预算过程是政治过程、政策过

程、行政过程的纽带,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从资金配置

和利用的角度为其他形式的政府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、提供了支撑。预算绩效管理不

仅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抓手,也是贯穿政策、预算、公共服务和人民满意的红线。

在进一步完善“预算编制有目标、预算执行有监控、预算完成有评价、评价结果有反

馈、反馈结果有应用”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,以结果为导向,以建设人民满

意的服务型政府为宗旨,以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定为“公约数”,进一步推进预算绩

效目标全公开。在部门整体层面全面实施绩效审计和绩效问责,全面开展绩效审查和

监督,订立服务公约,全面引入人民满意标准。

第五,完善绩效管理基础设施,提升绩效管理能力。进一步整合绩效管理政务平

台,引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,建设全面的绩效管理数据和信

息平台。全面加强绩效文化建设,将绩效文化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重要组成

部分,将绩效文化作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理念。全面加强绩效管理专

家咨询库建设,协调推进绩效管理与财政体制、行政体制改革,深化政府会计制度改

革、中期财政规划改革、公共支出管理改革,为政府绩效管理提供基础和支撑。

今后一段时间里,要深化对“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”这一论断的认

识,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,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,最终实现以“人民为

中心”的国家治理。

  

政策解读

    

p

olicy interpretation